擅自改变农村土地用途怎么处罚(农村改变土地用途的法律规定)

来源: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 2022-03-23 13:20:43 阅读 3990

  村干部擅自改变土地改变土地用途。

  村干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,可以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,没收违法所得。情节严重的,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情节特别严重的,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罚款5-20%。

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第六十五条的规定: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人民政府批准,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:

  (一)为乡(镇)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,需要使用土地的;

  (二)不按批准用途使用土地的;

  (三)因撤销、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土地的。第八十一条规定:擅自转让、转让、出租非农业建设的,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,没收违法所得,处以罚款。

擅自改变农村土地用途怎么处罚(农村改变土地用途的法律规定)

  因此,对上述土地违法行为,可以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,没收违法所得,并处罚款。

  情节严重的,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:以牟利为目的,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,非法转让、转售土地使用权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,转售土地使用权价值5%以上20%以下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非法转让、转售土地使用权价值5%以上20%以下的罚款。

  对已批准的建设用地,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(如批准的建设用地为工业用地,用作商业用地或者居住用地)。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第八十条的规定,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,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或者不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,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,处以罚款。

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第七十六条、第七十七条的规定,擅自改变土地性质的,属于非法占用土地的违法行为。对于此类违法行为,一般责令拆除并处罚款(农村村民个人建房除外,不处罚只拆除),构成刑事责任的,移送司法机关。

  土地使用的具体分类是什么。

  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、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。

  具体来说,农业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,包括耕地、林地、草地、农田水利用地、养殖水面等;建设用地是指建设建筑物,

  建筑用地包括:商业用地、工矿仓储用地、住宅用地、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、特殊用地、交通用地、水利设施用地等。未使用土地是指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,包括荒地、盐碱地、河流水面、湖泊水面、滩涂等。

本文关键词: 农村土地用途

特别声明

  本网为非营利性普及房地产领域法律知识公益网站,所刊讯息仅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及用于学术探讨和实务交流,该等行为既不意味着本网对其真实性、准确性进行判断,亦不构成本网出具任何用途之意见或建议。若所刊文章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冒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权利人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上一篇:拆迁补偿谈判中要注意什么(房屋拆迁赔偿谈判技巧)
下一篇:房子被定义成违建了怎么办(教你三招推翻房屋违建认定)